成都
[切換]
*為了您的利益以及我們的口碑,您的信息將被嚴格保護
*短信報價價格僅供參考,實際裝修價格以人工報價為準
老房改造中,誤拆承重墻或配重墻可能引發安全隱患。掌握以下4種識別技巧,幫你精準區分墻體性質,避免裝修踩坑。
1. 看戶型圖:圖紙標注最直接
承重墻:戶型圖中通常用黑色粗實線標注,或標注“承重墻”“結構墻”字樣,厚度多≥24cm(普通磚墻)。
配重墻:多出現在陽臺與客廳之間,戶型圖中可能用細實線+虛線表示,或標注“配重”“壓梁”字樣,厚度一般為10-12cm(輕質磚或混凝土)。
2. 聽聲音:敲擊辨材質
承重墻:用硬物輕敲墻體,聲音沉悶、無回響,說明內部為鋼筋混凝土或實心磚,結構緊密。
非承重墻:敲擊聲清脆、有空鼓感,多為空心磚或加氣塊,常見于隔斷墻或輕質墻。
3. 測厚度:工具輔助判斷
承重墻:用卷尺測量墻體厚度,若≥24cm(如24cm、37cm),大概率是承重墻;若僅10-12cm,可能是隔斷墻。
配重墻:陽臺與客廳間的配重墻厚度通常為12-15cm,需結合位置判斷(如是否連接陽臺欄板)。
4. 查位置:關鍵區域需謹慎
承重墻:多位于房屋四角、外墻、與鄰居共用的墻,以及廚房/衛生間的管道井周圍。
配重墻:常見于老房陽臺與客廳之間,作用是平衡陽臺荷載,拆除可能導致陽臺下墜。
注意事項:
老房墻體性質可能因改造發生變化,施工前務必聯系物業或專業機構檢測,出具結構安全報告。
若無法確定,切勿擅自拆除,可保留墻體或改用輕質材料(如玻璃、木格柵)局部改造,兼顧安全與美觀。